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办公室电话:028-86110407 传真:028-86110407 邮箱:schjkxxh@163.com
欢迎来到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欢迎加入我们!
2019年7月11日,我会组织召开了由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体系研究—以成都市和都江堰供水区为例》科技成果评价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山地所、四川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共计7位专家进行成果评价,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汇报,专家听取报告、查阅资料以及现场咨询提出专家意见。
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建立一套系统完整规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与合理的城市规模,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基础物联网体系、大数据平台、监测预警平台等建设内容,为成都市的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供确切具体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手段支持,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是以成都市和都江堰灌区为代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行实例分析,能够推进资源环境学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还能对其它区域资源环境的监测预警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该项目在研究阶段发表了高水平论文4篇,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的反演及变化规律仿真平台。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和《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人口(2030年)。
在该项目的研究中,一是建立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了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监管,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改革部署;二是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预警系统理论构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做出现状和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的预警预报,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具有许多的创新点,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课题组在成都市建立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并首次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纳入都江堰灌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全面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构建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