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办公室电话:028-86110407 传真:028-86110407 邮箱:schjkxxh@163.com
欢迎来到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欢迎加入我们!
行业 要闻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科技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这把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将有哪些新作为?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从以下三方面给出回答:1.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攻关,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深化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提升科技服务效率;3.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eiPzMaOlWYmpYM6IYXeHYw
国家标准委发布《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4月9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有如下几点涉及生态环境:1.研究起草“碳达峰”标准化行动计划,健全支撑“碳达峰”目标的标准体系;2.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流量确定与评价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完善产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等强制性国家标准;3.积极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农林生态领域标准研制,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等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
https://mp.weixin.qq.com/s/sHX0GxHsWxqwu2l1pYtkPQ
环保 观察
四川省第二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第二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全面启动。组建了5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成都、自贡、攀枝花、阿坝、甘孜5个市(州)开展督察进驻工作,进驻时间均为15天。督察组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重点督察以下内容:市(州)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河长制及网格化环境监管情况,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工程)及工作保障情况,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突出环境问题等其他方面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HkyWzN4YuG7TzTSCHS757g
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今年6月底启动运营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到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今年6月底启动运营,目前首批2000余家电力企业正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上进行登记开户,碳市场将成为未来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市场机制。
https://mp.weixin.qq.com/s/Ze2cIOnimsRll5YS8cN78A
“2020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解读会在京召开
《世界环境》杂志于2020年末启动全球十大环境热点的评选活动,通过专家评选和网友投票,最终评选出的热点包括:“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明确2035年发展蓝图 擘画生态环境保护愿景”“科学研究新成果发布,提升对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和生态红线认知”“首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庆祝活动在韩国举办”“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气象灾害频发”“欧盟实施《欧洲绿色协议》《欧洲气候法》,为绿色低碳目标护航”“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获关注”“拜登做出重返《巴黎协定》承诺”等内容,涵盖了2020年度全球环境领域最主要的话题,涉及与环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若干重要领域。
https://mp.weixin.qq.com/s/c6Pq436koo9U1OJoJNr9cQ
专家 视点
协同创新,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等梳理了协同创新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在区域部门间权责利不匹配、科技支撑协同创新不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和瓶颈。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该项目在改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要充分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开展多尺度多目标的协同控制、构建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正确处理“一市一策”和区域联防联控的协同关系的建议。
https://mp.weixin.qq.com/s/CijyquKi89AYaP4yv9o05A
全面从严依法推动长江大保护行稳致远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首任院长罗来军提出《长江保护法》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政府部门职责落实、配套制度建设、成效监督反馈、跨区域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等几方面问题,可通过明确具体权责、出台配套制度、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完善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等措施,推动长江大保护向纵深发展,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