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的通知(第一轮)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文件
川环学〔2010〕5号
关于召开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
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的通知(第一轮)
各相关单位、各位会员及专家: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辐射监测与防护工作发展,活跃该领域内学术交流,拟召开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会议将就近年来来辐射环境监测和防护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新进展以及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并邀请辐射环境监测和防护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请各单位积极组织人员踊跃投稿及参会,现将征文及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1、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
(1)国内外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分析与监测技术发展的动态、综述或专论;
(2)辐射监测领域分析与监测方法的改进、工作经验、心得体会等;
(3)辐射环境自动站、辐射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
(4)天然辐射照射的监测与评价
(5)辐射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及技术;
(6)辐射环境监测新仪器、新设备应用。
2、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防护
(1)国内外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防护技术发展的动态、综述或专论;
(2)天然辐射源照射的控制和防护;
(3)人为活动及人工辐射源引起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照射的防护;
(4)室内与环境氡照射控制与防护;
(5)辐射防护剂量限值、剂量约束与参考水平研究。
3、辐射监测与防护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研究 。
4、辐射监测和防护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研究。
5、辐射监测与防护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
6、其他与辐射监测和防护相关的研究、综述等。
二、征文要求
1、提交本次大会的论文是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
2、论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格式电子档,具体要求见附件。 论文发送至电子邮件地址:stand024@163.com。
3、提交论文截至日期为2010年6月30日。
4、交流会将编制学术论文集,评选优秀论文,并安排会议发言。
三、会议组织
主办: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承办: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
四、会议安排
会议详细地址、时间、及有关事宜见第二轮通知。
五、会议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东
(邮编:610031,地址:成都市西御街31号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电话028-86110407)
陈立(邮编:610031,地址:成都市抚琴西路营通街57号,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电话028-87733895,13981898833)
本通知复印有效,欢迎广为宣传。
附件:1、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第一轮通知)回执
2、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应征论文格式要求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辐射监测 防护 学术会议 通知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2010年3月24日印发
附件1: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
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交流会
(第一轮通知)回执
单位 名称 |
|
|||||
通讯 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联系人姓名 |
|
部门 |
|
职称 |
|
|
电话 |
|
传真 |
|
电子邮箱 |
|
|
是否提交论文 |
|
是否出席会议 |
|
是否确定大会发言 |
|
|
参会 代表 登记 |
姓名 |
性别 |
部门 |
电话/手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交 论文 |
题目 |
|
||||
大会 发言 |
题目 |
|
||||
发言人姓 名 |
|
职务或 职称 |
|
|||
备注:此回执表复印有效 |
附件2: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业委员会
2010年辐射监测与防护学术
交流会应征论文格式要求
1、打印件为纸A4规格,上、下边距各2.0厘米,左、右边距各2.5厘米,正文用5号宋体,每篇论文(含图表)不超过4000字。
2、每篇论文首页空二行(5号字)后打论文题目(3号黑体),空一行(5号字)打作者姓名(4号仿宋体),再空一行(5号字)打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小5号宋体,不用标点符号,分别空一字),题目、作者和单位都要居中。
3、在作者单位下方空一行(5号字)打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两字用小5号黑体,中间空一字,打摘要内容,摘要完后空一行,打“关键词”(小5号黑体),然后空一字,打3~5个关键词名称(小5号宋体),其间各空一字。
4、在关键词下方空一行打正文部分,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编号为阿拉伯数字1,2等;二级标题(5号黑体)编号为1.1,1.2等;三级标题(5号宋体)编号为1.1.1,1.1.2等。标题编号紧靠左边居首排列,空一字再打标题(占一行)。各一级标题与段落之间空一行,二、三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空行,正文用5号宋体。
5、图表分别用图1、表1等编号,标题用小5号宋体,图表中的文字用6号宋体,图面质量应工整清晰、黑白分明,符合制版要求,图表与正文文字之间空一行。
6、参考文献应放在正文结束后空一行的下方,“参考文献”四个字用5号黑体,各字之间空一字,居中排列。
在参考文献标题下方空一行,依其序号(以1、2等编号)用小5号宋体列出参考文献内容,书写格式如下:
编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期)、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地、年份、页码
按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顺序,在相应的文字右上角以[1]、[2]分别标出。